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1月12日 星期三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文化藝術 > 藝文活動> 2024國際書展名家講座 路寒袖分享南國詩生活

藝文活動

字級

2024國際書展名家講座 路寒袖分享南國詩生活

【人間社 邱雅芳 高雄報導】 2024-11-03
由佛陀紀念館主辦的2024國際書展名家講座於10月開跑,11月2日活動列車開到佛光山小港講堂,講座主題為「我的南國詩生活」,邀請文學作家路寒袖主講,帶領大家一起探索南國詩的美妙世界。

路寒袖曾任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及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長,對於推動台灣文學和文化發展有著卓越貢獻。路寒袖的代表作品超過20部,涵蓋詩集、散文、繪本和音樂創作,並且曾兩度榮獲金曲獎。

路寒袖在講座中回顧自己在文化領域的經歷,提到在2005年受時任高雄市代理市長陳其邁邀請,前往高雄擔任文化局局長。雖然他對進入公務體系有所猶豫,但在陳其邁和高雄朋友的支持下,最終接受挑戰。他立下目標,決心在兩年內全心投入公共事務,推動高雄的文化發展,甚至暫停自己的寫作創作。

路寒袖提到,任職初期協助舉辦蔣勳《紅樓夢》講座,因場租費增加,他巧妙安排免費場地,並以《紅樓夢》風格布置記者會會場,並親自創作詩作〈菊心〉助興,成功引起媒體與市民關注。此外,他分享在台中文化局協助歌劇《崔斯坦與伊索德》活動,應指揮家簡文彬之邀創作詩作,以詩意展現劇情。

路寒袖回憶在高雄文化局局長任內,為武德殿舉辦的記者會上,以詩作〈無武之境〉和〈劍意〉,詮釋了這座1924年建造的歷史建築的精神。他的詩句巧妙融合武士道的無怨無招意境,不僅為活動增添深度,也讓市民感受到文化資產的珍貴。路寒袖以詩表達對武德殿的敬意,展現了他對高雄文化的熱愛與責任。

在擔任官員期間,陸續創作了多篇文學作品,涵蓋高雄各地的歷史與文化。常去高雄的英國領事館,眺望夕照的靈感湧現,便寫下〈彩霞面具〉。接著,談到陳中和的墓,創作〈金蟬脫殼〉,他的墓園記錄高雄的歷史與商業發展。此外,中都唐榮磚窯廠作為日治時代的產物,保留了全國最完整的磚瓦生產系統,兩支煙囪成為高雄地標,詩作〈指天,立誓〉中提到煙囪象徵著堅持與夢想。鳳山的舊城〈不圍城的城〉中,東門和北門依然屹立,西門則在歷史博物館展出,反映城市的歷史演變。

在左營寫下〈花開萬年〉,歌頌萬年季的美好;而在〈溫和而堅持〉中,讚美曾貴海在心靈與環保方面的堅持。最後,以〈發射落日〉提到旗後砲台,這座清朝時期為防止日軍侵台而建的砲台,現今已成為觀光景點,見證著高雄的歷史變遷。以〈紅毛港之歌〉作為結尾,拉近了小港與紅毛港人的心。
12345678910第1 / 150頁
追蹤我們